📚
RQ白金會員 - 功能手冊
  • 基本會員 vs. 白金會員
  • 單筆紀錄
    • 峰值心率圖表
    • 各強度步頻分析
    • 各強度觸地時間分析
    • 各強度移動參數分析
    • 區段分析
    • 恢復秒數
  • 跑力
    • 各強度配速區間
    • 各距離最佳成績
    • 當前跑力趨勢曲線圖
    • 競賽跑力分析圖
  • 體能
    • 狀況指數圖表
    • 體能狀況
    • 各強度區間
    • 各強度訓練指數
    • 當前跑力 VS. 體能指數 散佈圖
  • 技術
  • 訓練計畫
    • 訓練計畫範本庫
    • 如何用 RQ 開立訓練課表?
    • 如何將課表上傳至運動手錶?
  • 其他
    • 新增跑鞋
    • 有氧基礎檢測
    • LINE 跑步小秘書 - 賽前預測成績
    • 創立群組
    • 精選影片
  • 白金會員功能,我該怎麼運用?
    • 當前跑力 與 即時跑力
    • 如何讓跑力提升 ?
    • 如何找到自己適合的跑量?
    • 高強度訓練,要練什麼?
    • 如何判斷間歇訓練有進步?
    • 我現在的狀況適合比賽嗎?
    • 如何在 RQ 上開立跑步課表?
      • 如何將課表上傳到 Garmin 手錶?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
Was this helpful?

  1. 白金會員功能,我該怎麼運用?

如何找到自己適合的跑量?

Previous如何讓跑力提升 ?Next高強度訓練,要練什麼?

Last updated 1 month ago

Was this helpful?

利用圖,試著找出你的最佳體能指數。 找到明確的體能指數之後,等同找到該跑者訓練的天花板,該跑者能練的「量」就確認下來了,接下來課表設計的重心就變成「質」,要去思考如何在已經固定的量下面去做訓練品質的(個人化)提升。例如個人化的活動度、力量與技術訓練。

● 小猴子 :體能指數介於 10~15 對訓練量的增減較為敏感,加量會很容易進步,但一超過臨界點就會退步,不宜練太多。 ● 中小猴子:體能指數介於 15~20 ● 中大猴子:體能指數介於 20~25 ● 大猴子 :體能指數介於 25~30 ● 超大猴子:體能指數大於 30 以上 指活動力較充沛,較為好動;練太少,刺激不夠,需要較大的訓練量才會進步。 其中一位學員的數據來做分析,他是一位 61 歲的全馬跑者,去年 PB3:21,今年 PB 到 3:10,很認真訓練,而且上傳數據的時間有一年半。

  • X軸:「體能指數」(橫軸)

  • Y軸: 「當前跑力」

  • 紅線是趨勢線

他的最佳表現(最高跑力)會落在體能指數 18.5~19.5之間,再練更多,表現就會開始下降。從上面的界義中,他很明顯是一隻中猴子。

下面這位跑者,是從受傷復原後重新投入訓練的案例。剛開始練,體能上升,跑力也跟著一起提升,但體能指數練到 11 之後,跑力開始持平,所以很明顯是隻小猴子。

要使用RQ這個新的分析散佈圖有個前提: 1. 累積數據至少要有半年以上 2. 訓練數據中必須含有心率 3. 相對規律的訓練,有週跑量很大的時期,也有週跑量較少的時期

RQ「體能指數」vs 「當前跑力」